信網1月5日訊近年來,市北區(qū)不斷加強城市基層黨建,強化黨建對網格治理的全方位引領,以群眾需求為原點,建立了“群眾吹哨、街居響應、部門報到”機制。市北區(qū)海倫路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發(fā)展為主線,深耕黨建責任田,深化“紅色合伙人”機制,架起服務群眾的“連心橋”。 近日,海倫路街道安達路社區(qū)黨委和青島裝企慈善服務中心在安達路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便民綜合服務平臺啟動簽約儀式。簽約后,針對南京路448號安達路社區(qū)第八網格日常巡查發(fā)現的基礎設施薄弱、公共設施破損較為嚴重、維修養(yǎng)護難度大等問題進行集中整治。 (來源:海倫路街道辦) 安達路社區(qū)工作人員、黨員志愿者與慈善服務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一行10余人來到南京路448號,攜手對網格日常巡邏發(fā)現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治。志愿者們穿上紅馬甲,拿起維修工具,逐個檢查了樓道內感應燈使用情況,對不能正常使用和亮度不強的感應燈進行了更換。家住南京路448號的王阿姨說道:“樓道的燈又亮了,志愿者們辦事真是又快又好,真是幫我們解決大問題了!”此次社區(qū)第八網格與“紅色合伙人”攜手開展的便民維修服務,進一步加快了南京路448號的老舊小區(qū)改造步伐,為社區(qū)網格的便民服務注入了一針“暖心劑”。 (來源:海倫路街道辦) 同時,借助該平臺,整合各類服務資源,后期將各類便民服務企業(yè)、公益組織納入平臺統(tǒng)一管理并對外提供服務,結合線上線下模式搭建高效的便民綜合服務體系,使其成為社區(qū)便民服務的重要手段,進一步擴大社區(qū)便民服務的項目和范圍,探索構建群眾家門口的“基層治理”服務圈,把治理和服務送到網格、送到群眾家中,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和滿意度。 一直以來,海倫路街道,堅持高位推動、上下聯動、一體推進,深化“紅色合伙人”機制,與中國銀行市北支行等46家單位簽訂共建協(xié)議,開放網格資源、激活初心互助,攜手開展紅色合伙人鄰里互助便民服務大集、志愿服務進網格等特色活動,為居民提供小家電維修、聯合義診、紗窗更換等便民服務,架起服務群眾的“連心橋”,切實通過共筑共建服務于民、惠澤于民,不斷增加居民幸福指數。 文章來源:信網。如上內容為青島信息港(linxianwang.cn)官方網站綜合整理發(fā)布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青島信息港官方網站是山東青島區(qū)域化綜合性新媒體平臺,目前青島信息港已全網覆蓋,主要有今日頭條、微博、微信、嗶站、知乎、搜狐新聞、網易新聞、騰訊新聞、新浪新聞等商業(yè)平臺,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體平臺入駐號,實現了全網覆蓋。青島信息港是山東半島地方信息門戶,擁有廣播電視經營許可證,按規(guī)定進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備案,內容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網站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。如需轉載時請保留原版權的完整信息,否則追究侵權責任。 |